馬鈴薯(學名:Solanum tuberosum L.),屬茄科,一年生的草本植物,塊莖可供食用,
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,僅次于小麥、稻谷和玉米。
馬鈴薯又名洋芋、洋山芋、洋芋頭、香山芋、洋番芋、山洋芋、陽芋、地蛋、土豆等(山西大同一帶也稱為山藥)。
在我國南方一些省份,還被稱為“冬薯”,因為常在收割完秋季水稻后,在冬季種植。
日常生活中我們多以土豆稱呼它,土豆含有大量的淀粉,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熱量,
而且富含蛋白質、氨基酸以及多種維生素、礦物質,尤其是其維生素含量是所有糧食作物中最全的,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。
土豆的主要生產國有中國、俄羅斯、印度、烏克蘭、美國等,其中中國是世界上土豆總產最多的國家。
作為產量最多的國家,土豆的種植面積是不可小覷的,那么怎樣有效提高畝產量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,
先益農在河北省沽源縣進行了全程使用稼穡系列的土豆示范,對于提高土豆畝產量的問題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,
下面就來看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吧。
示范過程
先益農采取追肥方式,示范苗后追肥7次,
前期以氮+有機水溶肥+中微量元素,
后期以氮鉀和高鉀追施,具體過程如下。
示范前
示范田植株健壯、生長快,葉色綠
對照(左) 先益農追肥(右)
跟對照相比,使用先益農追肥的土豆結薯多,根系發達
示范田早開花,花多花壯,葉色綠
從上面圖片可以看出,中期植株的對比來看,先益農追肥的植株葉色比對照區更加健康、濃綠,根莖更加濃密、有勁。后期植株回秧慢。
示范田整體結薯均勻度好
9月24日示范測產
示范結論
1、先益農示范地塊有點粘地,再加上受到前茬藥害,起苗速度比較慢,和對照地塊時間上相差10天左右,從6月22日開始出苗,追肥3次肥以后有了一定的改善。后期葉部病害很輕微,植株健康程度好于對照,回秧速度比對照慢;
2、中后期測產時產量和對照相差不多,但從最終收獲產量上看:比對照高218公斤/畝,增產幅度5%,且大薯率高,均勻度好,當時市場收購價為2.8元/公斤,故增產效益為218×2.8=610元;
3、成本對比,先益農360元,對照150元,增加收益610元,實際每畝增收400元;
4、由于先益農地塊出苗慢,受藥害影響,肯定投入成本會增加,而且在實際產量應該和對照地塊應該會有5%的差距,理論上應該增產10%。
追肥方案
020-38319039
020-38319054